作为艺术表达形式,民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能影响体内多种递质、激素,成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。上海的医疗机构正不断探索开展音乐疗法帮助患者舒缓焦虑,感受生命的美好,增强健康生活的信心。
记者7日走进上海第十人民医院,体验音乐治疗带来的片刻宁静与安详。
静安区癌症康复促进会的杨女士告诉记者,她是上海十院音乐治疗的忠实“粉丝”,每次医院开展音乐治疗活动,都会积极报名参加。作为癌症康复志愿者,杨女士常活跃在肿瘤患者病床前,用笑容鼓舞人心。她坦言:“虽然每天微笑对人,但是很多时候自己内心会觉得焦虑无助。音乐治疗的冥想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平静和放松,每次音乐治疗都给我强大的心理支持。”
音乐治疗,就是用音乐的元素和形式对患者开展治疗,通过缓解和消除人们不良情绪,从自我接纳中看到美好的生命。上海十院康复科主任、音乐治疗联合门诊专家许纲对记者表示,起初创建音乐治疗是源于肿瘤科等重症科室医护人员的担忧。有些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恢复情况良好,各项指标正常,但出院后隔一段时间来复查,却发现很多指标不断下降,健康状况不断恶化。有些曾被医生认为至少可以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,甚至没有“撑过”5年生存期。
十院探索成立由康复科、精神心理科和心理护理专家、社工组成的音乐治疗多学科诊疗团队,为有心理康复需求的患者,提供音乐治疗干预。治疗师扮演着“老师”“医生”“朋友”等角色。他们了解患者的病因、疾病的诊断及患者的需求,用专业知识设计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,用音乐解决心理问题,十院音乐治疗师盛子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一个病例的故事。此前,16岁的高中女生宁宁(化名)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睡眠障碍,已休学在家一年多。今年初,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宁宁变得更加情绪化。在音乐治疗联合门诊治疗3个疗程后,宁宁成功重返校园。本学期开学前,挑战住校生活的宁宁向盛子家医生征询一些助眠的音乐,在医生精心选择歌曲陪伴下,成功融入学校集体生活。
自2015年起,十院先后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、上海音乐学院合作成立了专门的“音乐治疗联合工作室”,德国音乐治疗专家Wolfgang Mastnak受聘成为顾问。5年来,众多患者因此获益。医院累计开展了逾500人次个体治疗、4000余人次团体治疗。
其实,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量巨大,压力的累积会产生职业倦怠感。记者在采访中获悉,医院会为医护定期开展音乐治疗活动,给他们舒压。这些平日里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医护人纷纷表示:“在音乐治疗活动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放松,眉毛都要笑弯了”“感受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,会在工作中尽量尝试平衡身心”。
据悉,十院成功探索开展音乐治疗干预获得了中国生命关爱协会“人文品牌创新案例”、上海市卫健委“创新性志愿服务项目”等多项荣誉,并获得上海乃至国家等多个项目资助。
上一新闻:暂无相关信息
下一新闻:暂无相关信息